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

臺北市立教育大學101年教職員工「每月一書」專書閱讀 推薦書展讀書心得


臺北市立教育大學101年教職員工「每月一書」專書閱讀
推薦書展讀書心得
人事室主任劉幼辰

何謂「正義」?維基百科中將「正義」解釋為「關於適當安排社會內的東西人民的概念」,而所謂「適當安排」就不得不考慮「自由」、「道德」和「權利義務」等議題。究竟「正義」係應以公共利益為考量前提,抑或可放寬以多數決即剝奪少數人的權益?又「公共利益」如何定義?由誰定義?均有可討論的空間。
適逢臺北市政府刻正為「文林苑」都市更新案強制拆除王家祖厝而引發社會論辯,更顯有關「正義」之議題於行政執行上的重要性。惟以「文林苑」都更案為例,市府強制拆除不願參與都更之原住戶祖厝,是否基於公共利益之考量,及是否有違憲法保障人民居住及遷徒的自由,不無疑義。
「正義-一場思辨之旅」一書中所提的各項議題,如有錢人是否應該多繳稅、代理孕母及徵兵制與募兵制的論戰,倘以「經濟地位」和「權利義務」的觀點來看,即明顯可見處於經濟弱勢地位者,很難有真正「自由的選擇」。而我們平日待人處事時自以為遵守的正義原則,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經得起考驗,或是在不同情況下會有所變更,值得我們以書裡所提的各種情況來自我檢視。
本書中的各種案例和實際情況,不僅有趣,更能加強對思考力的訓練,正如本書簡介中所述:「有了理性思辨,民主對話才能向上提升,不會一直停留在互嗆叫陣的層次。」民主社會的可貴,就在於人人可以發表不同的意見,但透過理性的思辨,才能在直覺反應與正義原則之間,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點。最近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支持同性戀婚姻合法化,想必又會掀起一場關於「正義」的、熱鬧的論辯。
                  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